公共場所應配有除顫器: 有效提高急救成功率

2016年07月14日15:14  來源:北京晚報
 
原標題:救命AED,不只是技術問題

首都機場里的AED設備操作十分簡單,只要插上插座就可以使用。

天涯社區(qū)副主編金波的病逝,引發(fā)了對于公共場所增設急救設備AED(自動體外除顫器)的大討論。

6月29日晚上7點40分左右,34歲的金波在北京地鐵6號線呼家樓站的站臺上突然暈倒,并失去了意識。雖然多名乘客施救,但由于現場沒有專業(yè)的急救設備AED可用,50多分鐘后急救人員到場時,金波已經不幸去世。

這一事件發(fā)生后,引發(fā)了公眾對于公共場所內配置急救設備的大討論。多位急救專家表示,如果地鐵站內配有AED設備,金波被搶救過來的成功率將會大大增加。金波妻子的哥哥鄧飛,在事發(fā)后開始多方呼吁、募集資金,推動在地鐵等公共場所配置AED。

鄧飛說:“看上去,我們是在救他人,但其實,我們是在救自己!

好心但不專業(yè)的救援

走在路上,遇到暈倒或摔倒的人,扶還是不扶,救還是不救?這曾經是個社會性的問題。在這一次的“金波事件”中,路人沒有猶豫。

現場視頻顯示,兩位素不相識的女士蹲下身,為金波做了心肺復蘇,一位外國女醫(yī)生也參與到急救中。三位女士雖然沒有救活金波,但她們的義舉贏得了廣泛贊許。

這一次,“扶還是不扶”的道德問題不存在了,卻面臨了技術問題。北京急救中心資深專家賈大成在看過了現場視頻后認為,三位女士伸出援手值得稱贊,但在急救技術上卻存在缺陷。

賈大成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胸外按壓的深度不夠、次數過快、沒有堅持,這是三位施救女士做得不夠的地方。他說,胸外按壓以按下去5至6厘米為宜,但當時按壓后的胸部起伏不夠。胸外按壓應在每分鐘100次至120次,但從視頻估計,當時的按壓每分鐘達到了130多次,已經過快。最后一點,就是沒有堅持做胸外按壓,施救者曾停下按壓,討論下一步怎么辦。

美國心臟協(xié)會急救培訓導師、廣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急診科主治醫(yī)師王西富,也贊同賈大成的看法。王西富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救還是不救,不僅是一個道德問題,更是一個技術問題。

不過,賈大成認為,不必對三位施救女士苛責。因為在那種條件下,只有AED才能真的救命。賈大成說,在實際對猝死者施救中,大概80%至90%的成功案例,都是靠自動除顫器救活的。持續(xù)、正確心肺復蘇的徒手操作,只能為等來AED或專業(yè)急救人員贏得時間,很難僅僅通過心肺復蘇的徒手操作把人救活。

AED,似乎就成了一個繞不開的詞。

地鐵急救的系統(tǒng)性缺失

AED是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的縮寫,就是“自動體外除顫器”?瓷先ジ呱,其實這是一個“傻瓜級”設備。賈大成說,AED就是給普通民眾用的。急診室里,都用專業(yè)的手動除顫器。

什么時候使用AED呢?賈大成給出了“心肺復蘇四步法”。如果在路上遇到暈倒的人,第一步,檢查意識。拍打肩膀,看是否有反應。如果有反應,有呼吸,就擺放“穩(wěn)定側臥位”,讓他側躺,避免舌頭、嘔吐物等堵住呼吸,等待急救車到來。

第二步,如果沒有反應且沒有呼吸,或僅有瀕死喘息,就立刻撥打120急救電話。第三步,開始做胸外按壓。讓患者仰臥,在胸部乳頭連線中點開始按壓,深度為5厘米至6厘米,頻率為每分鐘100次至120次?梢酝瑫r配合人工呼吸,也可以單純胸外按壓。按壓的同時,就要做第四步,請他人盡快取來AED設備,并連接使用。整個搶救過程,一定要及時、正確、堅持。

賈大成認為,在此次金波病故的事件中,前面三步盡管操作不太規(guī)范,但是都做到了,唯獨欠缺了第四步的AED設備。

王西富回憶了一個急救成功案例。北京朝陽醫(yī)院的唐子人醫(yī)生,曾在美國圣地亞哥公園施救外國老太太。在唐醫(yī)生持續(xù)的胸外按壓十分鐘后,公園工作人員取來了AED。唐醫(yī)生的施救固然重要,但最終的成功還是取決于公園配備的AED。王西富說,如果沒有公園的AED,無論唐醫(yī)生多么努力地按壓,那位外國老太太存活的幾率也很低。

因此,地鐵等公共場所配備AED,才是至關重要的。但目前,除了首都機場外,北京的公共場所里幾乎都沒有配備AED。對此,王西富概括為“金波之死,折射了北京地鐵急救系統(tǒng)性缺失”。

“趨近于零”的AED

不僅是北京地鐵,國內大量的公共場所里,都沒有配備AED。賈大成提供了一組數據,每10萬人配有AED的數量:日本393.7臺、美國198.9臺、澳大利亞44.5臺、英國25.6臺、德國17.6臺。他曾考察日本的AED設備,地鐵、火車站、消防車、警車、寫字樓、健身房等公共場所幾乎都有。

上述的數據中沒有中國。賈大成解釋說,中國每10萬人的AED數量,“趨近于零!

即使在一些已經裝配AED的公共場所,使用率也很不理想。曾有專家表示,國內公共場所的AED使用率,也是趨近于零。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已經配有AED設備。但此前,設備箱一直被鎖著。如果要使用,就要先找機場工作人員。這顯然耽誤了急救的時間。2015年8月16日,301醫(yī)院脊柱外科主任張永剛在首都國際機場突發(fā)心臟驟停死亡。機場雖有AED,卻沒有及時使用。本周,本報記者再次探訪首都機場。發(fā)現航站樓的所有AED設備都不再上鎖,可以隨意取用。

其實,AED并不高深,使用方法是“傻瓜式”,本來就是給普通民眾用的。賈大成說,AED在接通電源后,有明確的語音提示操作。只要按照儀器上的圖示貼好電極片,把插頭插入插座,之后就不需要再接觸患者和儀器。儀器可以自動分析病人心率、自行充電。并且,AED會自動判斷患者的身體情況,如果判斷患者不需要除顫,AED就不會充電工作。

賈大成等人建議,應該盡快在公共場所、人流密集的地點裝配AED設備。對于具體的數量,賈大成說,應該以取得AED的時間來計算。施救者跑步3分鐘以內能取到AED的距離,就是合理的。

仍有一些問題有待解決。王西富說,在國外,醫(yī)務人員、受過培訓的人士或是雖未接觸過AED但對此有些了解的普通人都可以操作。但在國內,AED屬于醫(yī)療器械范疇,應由醫(yī)務人員使用。

回歸到道德問題

雖然在技術上已無風險,但即使我們的身邊遍布AED,眼看著有人暈倒,我們敢不敢取下AED用在患者身上呢?救還是不救?這從技術問題,又回歸到了道德問題。愿不愿意用、會不會用之后,更關鍵的還是敢不敢用。

鄧飛也注意到了這個問題。他已經開始聯合律師組織,為施救志愿者提供法律援助服務。他也在聯合保險公司,開發(fā)一種特別保險,為敗訴時就志愿者承擔可能的資金賠償。

“就算肋骨壓斷了,也比不做按壓好!辟Z大成總結說,救人不僅需要技術、體力,也需要智慧、勇氣。王西富也贊同這種觀點。不過,他更希望能從制度上、法律上為施救志愿者提供保障。

在國外,有一個著名的《好撒瑪利亞人法》,包含了免責原則:對于陌生人對受傷者進行緊急醫(yī)療搶救中出現的失誤,給予責任上的赦免,對于造成的傷害不需要負法律責任。

王西富說,目前我國還沒有全國性的施救者免責條款,但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地的地方法規(guī)中,已經有類似的內容出現。每年的“兩會”上,眾多的醫(yī)療專家、法律專家也在倡導。他希望,我國能盡快出臺全國性的相關法律,用以保護善意的施救者。(圖文/北京晚報記者李嘉瑞)

(責編:王珂園(實習生)、張希)

推薦閱讀

桃子和西瓜一起吃會致命嗎? 盛產謠言的朋友圈最近又出現了新的刷屏消息:“千萬記住桃子不能和西瓜一起吃。醫(yī)生說一起吃會馬上喪命!眱煞N都是夏季常見的水果,雖然聽起來比較無稽,但仍有人本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想法而覺得憂心忡忡。【詳細】

人民健康大講堂|營養(yǎng)“識”堂|保健養(yǎng)生

持續(xù)降雨 涉水而行會染“毒”上身? 最近持續(xù)降雨,很多地方都產生了積水,一些市民不得已時會卷起褲腿涉水而行,殊不知涉水也會惹“毒”上身。 【詳細】

人民健康大講堂|營養(yǎng)“識”堂|保健養(yǎng)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