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積極心理學:用科學方法探索人類的幸福之道

2016年12月27日13:51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人民網北京12月27日電 25日,未來論壇在中國科技館舉辦了本年度“理解未來”公益講座的收官之作,由清華大學心理學系主任彭凱平教授為大家?guī)淼氖フQ專場——《積極心理是偉大的人性:積極心理學的科學原理》。講座內容豐富有趣,但更有趣的是講座之后進行的對話環(huán)節(jié),不同學科和思維之間的相互碰撞,也讓觀眾們大呼精彩。對話由清華大學醫(yī)學院教授魯白主持,還邀請了清華大學醫(yī)學院研究員宋森和彭凱平教授一起作為對話嘉賓。

魯白正在向兩位對話嘉賓提出問題(姬志壘 攝)

魯白和宋森首先從神經生物學的角度探討了神經生物學對積極心理學的解釋。宋森認為,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的需求理論非常好,與之對比的是大家比較熟悉的弗洛伊德,弗洛伊德對于人性的理解是比較負面的,更多的是人的動物性,而到馬斯洛的時候才提出了人性中積極的方面。“馬斯洛還提出了一個說法,他說滿足好像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一旦低級的需求得到滿足,人的性格都會發(fā)生一些變化,同時在人格方面也會變得更有愛心等。所以這就是馬斯洛通過人的心理學的研究得出的結論!彼紊v道,他覺得馬斯洛的那些理論,現在已經能用神經科學方法去驗證了。

接下來,魯白又與彭凱平教授就“人類至上”的觀點展開了討論。魯白認為,彭凱平在講座中所說的同理心、道德觀、自制力等人類所特有的情感,在其他動物身上也都存在,因此他不太認可“人類至上”這一觀點。彭凱平用人類語言系統(tǒng)的例子解釋道,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生物的語言系統(tǒng)可以達到像人類的語言系統(tǒng)一樣完美、抽象和嫻熟。語言的產生使人類的文明開始進化,在進化的過程中就產生了各種很有魅力的文化,而人類文化的基因其實也在互相競爭,這樣復雜的人類特性,是生物世界找不到的。

關于現代社會的利益驅動問題,兩位教授也從心理學的角度進行了討論。彭凱平認為,心理學家把人所有的追求分成目標、目的和意義這三個形態(tài),人做任何事情其實都是為了達到這三個不同的境界!耙饬x越高尚的人,他的幸福感越強,而目標越明確的人卻未必有幸福感,因為他不知道意義是什么!迸韯P平說,積極心理學特別關注三個感覺和三個能力,分別是意義感、幸福感、召喚感,形象思維能力、設計美感和同理的能力,這六方面可以叫做決勝未來的六大心智能力,也是二十一世界最重要的六大能力。

宋森教授談幸福跟快樂的關系(姬志壘 攝)

接下來魯白又請宋森教授跟大家談了談幸福與快樂的關系。宋森說,研究發(fā)現大腦里有一類神經元,刺激這個神經元時,喂飽的動物還是會拼命吃能讓它產生快樂的東西,比如巧克力,因為這里面含有很多糖份和脂肪。社會中肥胖者比較常見,但他們還會忍不住去吃巧克力,是因為大腦里有這么一種神經機制,你一旦感到焦慮的時候就會追求感官的快樂。但感官的快樂并不能根本上解決焦慮,最終也并不能得到幸福,反而會感覺越來越壞。

彭凱平也對這個問題闡述了一些看法,他說,有一個學科領域叫幸福科學,是綜合性、跨學科的領域。幸?茖W認為,欲望和需要是不一樣的,欲望是我們基本生存的需求,需要是你心理的需求。快樂是需要的基本形態(tài),脫離了快樂的幸福是空虛的,像柏拉圖式愛情,沒有接觸和感情,沒有人在一起,光有思想是空虛的,光有情趣體驗而沒有意義也是不完整的。這就是心理學家強調幸福應該是有意義的快樂,但這個意義就很復雜,到現在為止暫時還沒有找到神經定位意義在什么地方,也許在大腦前額葉,目前這方面的研究工作在某種意義上還沒有決定性的答案。

除了上面這些,三位教授還對與心理學相關的神經生物學,關于動物情緒的研究實驗,以及達爾文的進化論與積極心理學的關系,進行了深刻且有趣的討論,使聽眾們學到了很多與積極心理學有關的知識,也讓觀眾們深深地感受到,科學就是通過這樣的爭論和實驗發(fā)展起來的。(實習生姬志壘)

(責編:姬志壘(實習生)、姚欣雨)

阿拉善右旗| 信丰县| 水富县| 澄城县| 海阳市| 库伦旗| 勐海县| 冀州市| 青田县| 灵川县| 任丘市| 阳高县| 铜陵市| 恩施市| 定日县| 德阳市| 南陵县| 秦安县| 宜兰市| 蒙山县| 日照市| 乌拉特中旗| 河源市| 同仁县| 扶风县| 阳江市| 霸州市| 博白县| 墨玉县| 金坛市| 永福县| 平利县| 巴马| 盐山县| 拉萨市| 昭觉县| 大悟县| 汉源县| 克什克腾旗| 廉江市|